勒讓德
 

勒讓德

  勒讓德(Adrien-Marie Legendre,公元1752─公元1833)為法國數學家,生於巴黎,卒於同地。約1770年畢業於馬紮蘭學院。1775年任巴黎軍事學院數學教授。1782年以《關於阻尼介質中的彈道研究》獲柏林科學院獎金,次年當選為巴黎科學院院士。1787年成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。

  勒讓德主要從事數學分析、幾何學、數論以及天體力學研究,並且建立了許多重要的定理,尤其是在數論和橢圓積分(Elliptic Integrals)方面,提出了對素數定理(Prime Number Theorem)和二次互反律(Quadratic Reciprocity)的猜測並發表了初等幾何教科書。他的代表作有:《行星外形的研究》(1784),當中給出處理特殊函數的“勒讓德多項式”,論述了該多項式的性質;《幾何學基礎》(1794),將幾何理論算術化、代數化,詳細討論了平行公設問題,證明了圓周率π和π2的無理性,該書在歐洲用作權威教科書達一個世紀之久;《數論》(1798-1830),論述了二次互反律及其應用,給出連分數理論及素數個數的經驗公式等,使他成為解析數論的先驅者之一;《橢圓函數論》,提出三類基本橢圓積分,證明每個橢圓積分可以表示為這三類積分的組合,並編製了詳盡的橢圓積分數值表,還引用若干新符號,使他成為橢圓積分理論的奠基人之一。其他貢獻有:確定極值函數存在的“勒讓德條件”,創立並發展了測地線(大地測量)理論(1787),提出球面三角形的有關定理,還發表了關於彗星軌道的著作。1805年獨立發現高斯Gauss)不久前使用過的最小二乘法原理等等。

  勒讓德曾與拉格朗日Lagrange)、拉普拉斯Laplace)並列為法國數學界的“三L”,為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數學家的復興做出重要貢獻,並曾擔任眾多的官方職務。




以上資料摘自:
1. E. J. Borowski及J. M. Borwein著,《數學辭典》,貓頭鷹出版社,台灣,1999。
2. 杜瑞芝主編,《數學史辭典》,山東教育出版社,山東,2000。